欢迎访问苏州律师吕婷网站!

公司未签劳动合同,自身面临的风险有哪些?


在就业场景中,公司没签劳动合同,劳动者往往会陷入一些潜在风险,下面从不同维度进行分析。
  1. 权益保障风险
    1. 工资支付无保障:没有劳动合同,工资的具体数额、支付方式、支付时间等都缺乏明确书面约定。依据《劳动合同法》,劳动合同应明确劳动报酬等条款。例如,小周在一家公司工作,未签劳动合同,公司口头承诺月薪 5000 元,但到发工资时只给了 3000 元,小周因无书面合同,很难举证证明原本约定的工资数额,自身权益难以保障。
    2. 社会保险缺失:《社会保险法》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。若没签劳动合同,公司可能借此不为员工缴纳社保。比如,小赵在公司工作半年未签合同,期间生病住院,因公司未缴纳医保,小赵只能自行承担高额医疗费用。
  2. 职业发展风险
    1. 岗位与职责不明:劳动合同通常会明确员工的工作岗位、职责范围等。缺乏合同,员工可能面临工作内容随意变动、职责不清的状况。例如,小钱应聘的是文案岗位,未签合同后,公司随意安排他去跑业务,导致工作混乱,也不利于小钱在专业领域的发展。
    2. 培训与晋升受限:正规劳动合同可能涉及员工培训、职业晋升等相关条款。没有合同,公司可能忽视对员工的培训投入,晋升机会也可能缺乏明确标准。比如,小孙所在公司未签合同,公司以各种理由不为其提供专业培训,在晋升时也没有透明规则,小孙的职业发展受到极大限制。
  3. 离职风险
    1. 经济补偿难主张:按照《劳动合同法》,符合条件的员工离职时可获得经济补偿。但没签劳动合同,员工在主张经济补偿时可能因证据不足而面临困难。例如,小李所在公司未签合同,后公司无故辞退小李,小李要求经济补偿,却因无法提供有效劳动合同证明劳动关系和工作年限,难以顺利获得补偿。
    2. 离职手续繁琐:签了劳动合同,离职手续相对明确。未签合同,公司可能以各种理由拖延或设置障碍。比如,小吴离职时,公司以工作未交接清楚为由,拒绝为其办理离职手续,小吴因无合同约束公司,陷入被动。

公司没签劳动合同,劳动者在权益保障、职业发展、离职等方面都面临诸多风险。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,及时要求公司签订劳动合同,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同时,用人单位也应依法与劳动者签订合同,避免不必要的法律纠纷。
上一篇:职场小白入职指南:如何巧妙避坑
下一篇:聚焦劳动合同:常见霸王条款有哪些?